9月3日,以“傳承國學經典,重塑文化大國”為主題的第十二屆北京國際圖書節名家國際高峰論壇在北大英傑交流中心舉行,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樓宇烈、故宮博物院單霽翔院長等國學大家、德國漢學家顧彬,以及艾愷、王守常、蘇叔陽、錢遜、王小甫、劉傳銘、葉茂等知名學者出席,中華孔子學會會長湯一介通過視頻帶來發言。論壇縱論中國古典文化與歷史典籍,以期將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思考融入講臺,將歷史上先賢思想與當今時代相組合,重構國家思想、國家精神。
  顧彬
  德國70%的讀書人是女性
  沃爾夫岡·顧彬(Wolfgang Kubin)德國漢學家,翻譯家,作家。
  在德國是誰看書呢?基本上是女的,如果我記得對的話,70%的(讀書)人都是女的,你們很可能看過17世紀一個非常有名的荷蘭畫家的一幅畫,他畫的是一個看書的女人,詩歌的時代是女人看書。那麼為什麼基本上是女的看書呢?為什麼在德語國家好像基本上是女讀者在讀書,我不太清楚,我應該思考,但是我們好像看不到什麼畫,讓我們看到一個讀書的男人,好像男人如果出現在圖畫上的話,都應該是騎馬並且帶武器的。
  書應該是美麗的,德國人喜歡美麗的書,中國的書太重,中國的書味道不好,紙不好。我們上書店的時候,我們的眼睛告訴我們一本書應該看的還是不(應該)看,從封面開始,封面應該有吸引力,德國(有)一個出版社,他們請一個有名的畫家設計所有他們出的書的封面,所以每次我上書店看這個出版社出的書,我的眼睛告訴我,“這本書你應該買,應該看。”另外我們德國人買書的時候,老會聞一本書,如果一本書的味道不好的話,我們不會買。最近我有機會在奧地利,看到中國當代詩人的書,他一本書才幾十頁,但是賣一百多歐元,他的書都是手做的,都是手藝,這些書我們喜歡作為禮物。
  書從(源頭)聖經來說,是神聖的,所以書能夠作為我們的朋友,我們真正的朋友,一本書也可能跟著我們一輩子。
  蘇叔陽
  我們的祖先曾經詩意地生活
  蘇叔陽,當代劇作家、作家、文學家、詩人,作品多次獲得國家圖書獎、“五個一”工程獎、華表獎、金雞獎等獎項。
  因為我1978年3月寫了一部話劇,從此改變了我的工作崗位,我到了北京電影製片廠做專業的電影編劇,我從這兒談起,談一談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和我們今天該怎麼做。
  我在電影界特別突出的感覺,目前我們中華民族和國家民族整體缺乏兩樣東西,或者說日漸沉默。第一個,就是我們太缺乏詩,我們既不能詩意的生活,也不能用詩來表達我們的生活,看一看我們古典的文學,說起話來都是很禮貌,這種儀風在寶島臺灣可以見到,而我們首先是領導好,首長好,同志們好,我們已經是這樣了。我們行動講話當中,太失古風,想一想中華民族可能是世界上詩人最多的、詩人群體最多的民族,我去過三次馬來西亞,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每一次聚會,主賓都要以詩開頭,主人拿起酒盃來就念幾句詩,這詩都是信手拈來,回答者也要(用)詩。
  後來我發現很多東南亞國家裡,都有這個風俗,實際上是他們受漢語風所及,是中華民族傳達到哪兒去,想一想我們古代,我們第一個偉大的作品就是《詩經》,裡面第一首偉大的詩就是“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五四運動時期,很多先進的知識分子要否定中華文化,包括偉大的魯迅寫了一篇文章,很挖苦這首詩,說詩經第一首偉大的詩篇,就是在核心島上一個小伙向一個姑娘求愛,他說這是什麼玩意兒,我想魯迅先生有偉大的人物也可能有偉大的失誤,這四句話把文學的重要性都包括了,人物、情節、環境甚至還有風雅的環境描寫,一個年輕小伙子春天在河心島上,向一個美麗的姑娘表達愛情,這個時候一對雎鳩鳥關關地叫著,飛過他們的頭頂,請一位現代詩人用四句話描寫如此美妙的詩意的時候,誰要寫得好,如同這四句,我願拜他為師。
  我們的先輩詩意一樣地生活著,而他們對生活的表述也都是詩,而且詩的妙不用看別的,就看這個偉大的《詩經》,第一首詩就表現了孔子在2000多年以前他的狀態,他起碼贊揚愛情,贊揚純真的愛情,甚至不反對野合,那個時候有這樣的勇氣,把這樣一首詩擺在第一位,是對生活的美多麼贊揚。
  我再背一段魯迅先生的作品,大家就知道魯迅和電影有什麼關係了,他本身不是搞電影的,但他這段小說的描寫完全是電影。“我冒了嚴寒,回到相隔二千餘里,別了二十餘年的故鄉去……漸近故鄉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從蓬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了。”(魯迅《故鄉》)大家看這是不是很好的電影開頭。中國人為什麼能夠接受法國人發明的電影,是因為在中國人的思想里,有天然的情景合一的電影思維。今天中國的電影走向了一個歧路,只為了賣錢,以至於中國有無數的好素材在我們的手中都變了味。
  王小甫
  為什麼說讀史使人明智
  王小甫,北京大學歷史學系、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
  我們國家傳統史學政治史,《資治通鑒》是一個集大成者,原典是這麼講的,他說這個序里講《詩》雲,商鑒不遠,在夏後之世,就是商代留下的見解、教訓並不遠,就在他前面的王朝,下代的王朝,所以故其書名為《資治通鑒》。所以編這本書意在以古為鑒,可以知興替,為什麼讀史書,可以知興替,因為他(宋神宗)是政治家嘛。其實我覺得歷史的演繹變化、興衰成敗對於人民大眾來說,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文化修養,英國有位哲人叫培根,他很早說的話,即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改革開放可不得了,在中國(傳播)是很廣泛的,其實他還說過另外一句同樣有哲理的話,就是讀史使人明智,我想我們把他這個哲學的兩句話放到一起,可以說就他的意思看,歷史知識本身具有使人明智的力量。為什麼呢?我想大概可以有這麼三個方面的理由,在這裡草草想了想,第一,人類歷史時間很長,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這些歷史經驗,它和今天是有共性的,我今天也可以吸取這個教訓,為今天的人提供借鑒,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前車之覆,後車之鑒,個人的生活經歷畢竟有限,不可能事事親歷,學習歷史在於借鑒的話,就有可能會明智。
  第二呢,就是歷史記載故事,故事就是這個事情不是現在當代發生的,以前發生的,可能過了很久了,幾十年上百年,甚至上千年,通鑒是講一千多年的歷史,因為我們現在將近一千年,所以就是讀者讀這些書的時候,有可能擺脫當時的利益和感情糾纏,來審視具體的事件和人物的成敗得失、是非對錯,從而得出一些發人深省的明智見解。
  舉一個例子,我來北大上學的時候,老師講隋煬帝修大運河,有益於交通交流,有益於國家統一,這都沒問題,可是工程浩大,勞民傷財,民怨鼎沸,可以說促使了隋代,這麼一個有作為的朝代、結束了幾百年分裂實現統一的朝代早早滅亡。這件事情該怎麼看?過了兩百年,就在唐代,後來就是一個唐代李吉甫他修《元和郡縣圖志》,他就稱,評論稱大緣何“隋氏作之雖勞,後世實受其利”,這兩句話,可謂明智。
  第三,歷史可以為人們提供一個長時段的社會觀察工具,這個時間很長,超過我們自身生命存在的,這是一個問題。社會的演變它往往要經歷過一個較長時間才能發生變化,過去我們老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三十年還不算長。還有一個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個要很長時間才能顯現出來,人們才能把握。
  所以我覺得讀一期原典可以糾正一些可能似是而非的觀點,所以盡可能勸大家讀原典。還有一個方面,就是原典也很精美,大家知道我們傳統文化有很多很精煉的成語典故,都出自我們的歷史原典裡邊,本身值得欣賞,尤其是我們的一些典故出在古典。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你們要是讀東西多了,你寫東西想做東西的時候,馬上就找到那個感覺了,你就不會用像白開水一樣的詞寫,建議同學們讀古籍,讀古籍原典。  (原標題:“國際高峰論壇”縱論文史典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r96yrr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